自闭症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根据权威资料和临床实践,以下为关键时间节点和表现特征的综合分析:
1. 婴儿期表现:6个月后若孩子难以被逗笑、缺乏眼神对视,10个月左右对名字无反应(听力正常),或出现异常触觉敏感(如痛觉迟钝)等行为,可能是早期信号。部分患儿在1岁前已表现出与母亲互动减少、表情交流受限等特征。
2. 12-18个月关键期:此阶段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如无咿呀学语)、重复刻板动作(摇晃身体、排列玩具)或社交回避(不参与互动游戏),需高度警惕。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18-24个月体检时进行针对性筛查。
1. 筛查流程:国内采用筛查体系,基层机构在3、6、8、12月龄进行初筛,异常者转诊至妇幼机构复筛,最终由专科医院诊断。
2. 干预时机:6岁前是行为疗法(如应用行为分析、地板时光)的最佳窗口期,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核心症状。
自闭症最早在6个月至1岁可能出现迹象,多数在2-3岁可确诊,但个体差异较大。家长需关注发育里程碑,定期参与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