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传统核心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这些特征通常在婴幼儿期即可显现:

1. 社会交往障碍
缺乏目光接触:患儿常回避与他人对视,婴儿期可能表现为不与抚养者眼神交流。
社交互动困难:对他人呼唤无反应,难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分享快乐或寻求安慰。
情感交流缺失:如拒绝拥抱,对亲人缺乏依恋,无法理解他人表情或情绪信号。
2. 语言与沟通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部分患儿说话晚,甚至出现语言能力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词汇逐渐消失)。
非语言交流缺陷:不会使用点头、摇头等动作,或难以通过手势表达需求。
语言形式异常:可能重复他人话语(模仿性语言)、语调平淡,或分不清“你/我”等人称代词。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性动作:如拍手、转圈、反复开关门等。
固定行为模式:坚持走固定路线、穿同一件衣服,环境改变时会强烈抗拒。
异常兴趣:对旋转物品(如风扇)、天气预报等表现出过度专注,而对普通玩具缺乏兴趣。
其他常见伴随特征
智力发育异常:约70%患儿存在智力落后,少数可能表现出机械记忆超常。
感觉异常:对某些声音、光线过度敏感或迟钝,如对疼痛反应弱。
情绪不稳定:易因变化或沟通失败引发暴躁、自伤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的表现具有个体差异性,确诊需由专业医生通过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估完成。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