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屠呦呦在10月5日荣获诺贝尔奖后,“青蒿素”这个名字如旋风般席卷公众视野。如今,一些精明的卖家在网络上打出独特的营销广告,比如“诺贝尔奖青蒿饼农家自制艾叶青团饼富含青蒿素”,试图借此热度提升销售。
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当记者输入“青蒿素”后,共检索到196件商品,其中大多为书籍或保健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土特产店,他们以“诺贝尔奖”、“青蒿素”为宣传口号,自制销售的艾叶青团饼。
这家网店的宣传页面充满了诱人的标语,如“诺贝尔奖青蒿饼农家自制艾叶青团饼”,“艾叶粑粑富含青蒿素”,甚至“中国神药的青蒿素,竟藏身我们的饼中”。图片展示的是绿色的面饼,夹杂着火腿颗粒,采用真空包装。每个标价仅为3元,已成功交易38笔。
这家网店位于安徽宣城,其产品名为农家自制艾叶粑粑。据店家介绍,他们使用的艾叶粑粑选用优质的蒿叶,经过蒸煮后发货。当记者询问艾叶粑粑和青蒿素之间的关系时,卖家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表示“您可以网上查,真的很好吃。”
艾叶粑粑是否真的含有“青蒿素”呢?记者就此向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谢大军求证。他明确指出,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而艾蒿中并不含有青蒿素。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退休研究员罗泽渊的认同。罗泽渊表示,虽然艾蒿和黄花蒿是亲缘植物,但并不表示艾蒿也含有青蒿素。即使艾蒿中含有某些类似的成分,与提炼的青蒿素也有极大差别,这主要还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这场关于青蒿素的热议,不仅揭示了公众对于医学成果的关注和热情,也揭示了商家如何利用这种热度进行营销。但我们也应明白,科学成果并非可以随意附加在任何商品上,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理性,不盲目相信宣传,真正了解产品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