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带来的皮肤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冻疮,这是一种因寒冷引发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尤其常见于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冻疮的治疗在寒冷的季节里往往难以迅速见效,需要等到天气转暖后才能逐渐愈合。那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在秋末冬初。虽然冻疮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的过敏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更容易患上冻疮。预防冻疮的关键在于进行耐寒锻炼,从秋末冬初开始逐步适应冷水。
在预防方面,除了逐步适应冷水外,我们还应注意局部保暖,特别是在外出时,要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保暖物品。保持饮食均衡也很重要,适当摄入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平时还可以自行按摩手、足及耳廓等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进行预防。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冻疮是由于气血虚弱,寒冷侵袭,寒凝肌肤,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中医治疗冻疮的原则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在中医外治方面,有几种方法值得一试。首先是外洗法,比如使用柚皮、橘皮和生姜煎水,熏洗浸泡患处。辣椒切碎加水煎煮后,也可以用来熏洗患处。其次是外搽法,可以使用复方樟脑酒或干姜烧黑成的炭末进行外搽。冻疮溃烂者可以使用姜炭末敷于疮面,而初期红肿或即将破溃者则可以用白酒调炭末成糊状敷于患处。
面对冻疮问题,我们既要注重预防,也要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些知识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才能在寒冷的冬季保护好我们的皮肤,远离冻疮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