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报道,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一项重要的《关于实施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的通知》。该通知的核心目标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老年人的就医体验。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举措正在全国各大医疗机构中逐步展开。
针对老年人群体,医疗机构设立了快速预检通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这一举措为老年人进入医疗机构提供了便利。入口处的专门人员指导老年人查询健康码,协助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这样的流程优化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就医效率。
挂号服务方面,《通知》明确指出了医疗机构应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服务。这不仅方便了老年人预约挂号,还畅通了家人、亲友、基层医务人员等代为挂号的渠道。为了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特殊人群能够更方便就医,医疗机构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三级医院更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前开放部分号源,确保老年人能够优先挂号。推动医联体牵头医院将预约诊疗信息系统延伸至医联体内的其他机构,确保了双向转诊的畅通无阻。
与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医疗机构都在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通知》强调了在发展互联网医疗的要保留人工窗口,如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确保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得到满足。医疗机构还鼓励使用身份证、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种方式办理就医服务,并在就医场景中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门诊内设立了标识清晰的老年人综合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咨询、助老器具借用等综合服务。
除了上述措施外,《通知》还关注到了老年患者的住院管理。医疗机构提供了出入院“一站式”服务,让老年人办理出入院更加便捷。为了加强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风险的管理,医疗机构还建立了高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膳食营养服务。还有专人提供导医服务,为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提供引导和必要的帮助。
为了引导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就医,《通知》还强调了加强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就医的宣传引导。医疗机构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年人宣传智能技术就医的相关知识,开展相关培训,帮助老年人熟悉互联网医疗服务流程和操作程序。
医疗机构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改善了就医环境。配备符合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无障碍通道和设施,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和临时停车点。医疗机构的标识也力求清晰、简明、易懂,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找到所需的服务和部门。这些适老化服务的完善让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国家积极推行居家医疗策略,力图以更低的成本,为老年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创新,更是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和关怀。
在成熟市场中,居家医疗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以家庭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这种模式为老年人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实施这一服务,《通知》已经下发,号召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利用医联体、互联网等多元化手段,将医疗服务直接送到老年人的家门口。
根据《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将通过设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巡视服务、推行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确保居家医疗服务能够贴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就医,还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依据《居家医疗服务参考项目(试行)》,优先开展那些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适宜居家操作实施的技术和服务项目。这意味着,居家医疗服务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一改革举措,无疑为老年人带来了福音。我们期待着居家医疗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幸福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