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平菇生料栽培发菌期间应注意的事项

  • 心理师
  • 2025-05-24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环境参数控制下的菌袋生长管理

一、环境调控艺术

在菌袋生长过程中,环境参数的稳定至关重要。

温度管理:菌袋的温度需稳定在24-28℃,这是菌类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当环境温度低于18℃时,需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如覆盖保温材料或增设热源。相反,当温度超过30℃时,必须加强通风散热,必要时采用喷水降温或调整遮阳设施。

湿度与通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之间,以利于菌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在通风方面,每日需确保2-3次的通风,每次持续30分钟。通风时,优先选用间接通风方式以避免温差过大或氧气供应不足。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确保其低于0.35%。

二、防污染策略

为了确保菌袋的健康生长,防污染措施至关重要。

菌种选择:选择菌龄25-35天、活力强的菌种,确保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接种前,需通过微生物检测排除杂菌污染。

环境消毒与培养料处理:发菌室应提前消毒,旧菇房建议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喷洒或臭氧熏蒸。新菇房可选择撒石灰粉消毒。培养料,尤其是生料,需经过充分的发酵处理,以杀灭其中的虫卵和杂菌。

三、日常管理的精髓

避光培养与菌袋检查:在发菌期,菌袋需完全避光,并用遮光布覆盖。定期观察菌丝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局部污染,如绿霉、链孢霉等,应立即隔离处理。严重污染的菌袋需及时移出发菌室。

堆叠艺术:为了保持菌袋间的良好通风和避免积温过高,菌袋应采用“井”字形堆叠,堆叠间的距离应保持5cm以上。

四、应对异常情况

在菌袋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如倒春寒、高温高湿以及菌丝停滞。

倒春寒:在低温时,需增加保温被或启用热风炉,确保温度不低于10℃。

高温高湿应对:在极端天气下,可以掀开棚膜两端进行通风。为了抑制杂菌的生长,可以喷洒5%的石灰水。

菌丝停滞处理:当菌丝出现停滞时,应检查菌棒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低于50%,需使用注水针进行补水,使其恢复到原重的80%。补水后,需通风2小时以确保菌棒的正常呼吸和生长。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