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多重人格障碍

  • 心理师
  • 2025-06-02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过得不错,仿佛值得更好的人生。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过得糟糕,甚至怀疑是否有人愿意陪伴自己走过这一生。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你是否在深夜思考过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

最近,一个名叫Jess的韩裔美国女孩在Youtube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秘密花园,那里隐藏着我们的多重人格。Jess作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她的身体里存在着六种截然不同的人格。他们性格各异,各有特色,共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几个人格:

Max,一个勇敢、聪明的男性人格,年仅六岁。他是Jess最早分裂出来的人格,为了保护妹妹而诞生。他承担着那段可怕创伤的记忆及其带来的痛苦。因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常常显得紧张。他抱着一个小企鹅玩偶,把它当作最好的朋友,以此获得安全感。他的智慧超越年龄,喜欢画画、写诗和哲学。

Alex,一个外向活泼的女性人格,十三岁。她在校园遭受霸凌时诞生,成为Jess在学校里的保护者。她喜欢化妆,喜欢研究穿衣打扮,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治愈人心。她的出现让Jess看到了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KC和Quinn是一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双胞胎人格,都是二十一岁。KC热情积极,总是带着笑容面对世界;而Quinn则显得严肃沉稳。他们的出现让Jess看到了世界的多元与复杂。

Jade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女性人格,三十一岁。她像是所有人格的“妈妈”,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照顾Jess和其他副人格。她的存在让Jess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关怀。

这些人格的存在是为了保护Jess免受痛苦和创伤的侵袭。他们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帮助Jess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伤害Jess,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一位名叫卡梅伦·韦斯特的心理学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心世界——《二十四重人格》。为了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只需将本文转发至朋友圈并截图后台,即可免费获取此书(福利截止至9月18日)。

在这本书中,卡梅伦·韦斯特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发现自己体内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时而像个成年的男子,时而又变为幼年的男童,甚至还有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以及未开口说话的原始形象。他们虽然拥有同一具身体,但声音、动作和神态却截然不同。他自己无法控制这些人格之间的转换。一开始他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只是感到自己的记忆不太连贯。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他逐渐开始认识并理解自己的分身,这一切都是通过录像和笔记来完成的。

卡梅伦在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格分裂的倾向。”比如,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突然间的思绪飘走,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原定路线。这种经历其实是一种普通的人格分裂状态。那么,一个人是如何产生多重人格的呢?卡梅伦在《分离障碍手册》中提及,多重人格障碍的成因通常与外部环境有关,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在所有的研究中,约有90%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经历过童年创伤,如身体虐待或待,这些创伤大多发生在9岁之前。

卡梅伦进一步解释到:“当孩子遭遇虐待时,他的意识会与其母亲等亲近的人保持距离。他会让心灵的一部分出面应对这些冲击和痛苦的经历。这样,孩子就不会被这些恐怖和痛苦的经历压垮,能够继续生活下去。”这种逃避机制会导致孩子逐渐分裂出更多的人格特征。这些分身不断发展出各自的特点,最终与孩子的原始人格分离出来。对于DID患者来说,当他们分裂出不同人格时,他们没有理性能力去整合这些人格。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知道这些分裂出来的人格仍然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三种人格状态:内在父母、内在小孩和内在成人。这三种人格在我们的身体里交替出现。在不同的压力下,我们会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状态。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其实都是六种人格在相互交流和互动。想要在这种变化中不错过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我们需要拥有高“爱商”,懂得如何去爱、如何表达爱、如何满足对方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感情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虽然多重人格是罕见的,但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复杂而多样的。那些具有差异性的特征是我们自身人格的侧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我们。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