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小学生的活动课教案需要特别关注社交技能、语言表达、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养。以下是针对自闭症小学生的综合活动课教案设计,结合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活动。
1. 提高社交技能: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基本的社交互动能力,包括眼神接触、轮流等待和简单对话
2. 增强语言表达:通过结构化活动促进语言发展,从简单词汇到完整句子的表达
3. 培养认知能力:通过游戏和任务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发展精细动作:通过手工活动锻炼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技能
5. 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基本情绪,学会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活动名称:动态点名游戏
活动名称:简单模仿操
活动名称:合作厨房
1. 初级:平行活动(教师切菜,学生摆盘)
2. 中级:交替动作(教师递工具,学生操作)
3. 高级:角色互换(学生指导教师)
活动名称:汽车游戏
活动名称:投球游戏
活动名称:寻宝箱
活动名称:吃苹果游戏
活动名称:情感识别卡片
活动名称:夹夹子练习
活动名称:涂色与剪纸
1. 边界内涂色(从宽边界到窄边界)
2. 从小面积到大面积
3. 从几何图形到实物图形
4. 仿涂(位置和颜色的模仿)
1. 练习撕纸(左右拿纸前后撕)
2. 任意剪纸
3. 沿线剪纸(从直线到曲线)
4. 剪贴几何图形
活动名称:新版"狼来了
活动名称:动物园参观
1. 视觉支持:使用图片流程表预告活动顺序,在集体区域划分清晰物理边界
2. 社交剧本:用漫画对话演示具体社交场景,如"如何加入游戏"(先观察→询问→等待回应)
3. 同伴引导:培训2-3名普通学生作为"小导师",主动邀请自闭症儿童参与简单任务
4. 情绪工具:使用情绪温度计图卡练习识别表情(红色=生气,蓝色=平静)
5. 分阶融入:
1. 课堂观察表:记录学生在各活动中的参与度、技能表现和情绪状态
2. 能力评估:
3.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表现,调整教学计划
4. 作品分析:收集学生的绘画、手工作品,评估认知和精细动作发展
1. 环境调整:保持教室安静有序,减少感官刺激,设置"安静角"供学生调节情绪
2. 强化系统:及时给予具体表扬和小奖励(如贴纸、代币),强化积极行为
3. 个性化调整:根据学生能力差异,灵活调整活动难度和参与方式
4. 情绪管理:当学生出现情绪行为时,先安抚再引导,避免强制要求
5. 过渡准备:活动转换前给予明确预告(如"再玩2次就结束了"),使用计时器辅助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活动设计,自闭症小学生能够在结构化、支持性的环境中逐步发展社交、认知、语言和动作技能,为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奠定基础。教师需保持耐心和一致性,记录学生进步,定期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个体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