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10年有期徒刑。
在江苏丹阳案例中,一名教师因杀害19岁自闭症女儿被判12年有期徒刑,法院认定其构成故意罪,但考虑自首、家属谅解及特殊家庭背景予以从轻量刑。
2. 从轻量刑情节
特殊家庭困境:长期照顾重度残疾子女产生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较轻"。
自首与谅解:案发后自首、取得家属谅解(如通过请愿书形式)是常见从轻因素。
动机因素:如出于"解脱痛苦"动机而非谋财等恶性目的,可能影响量刑。
3. 司法实践特点
类似案件中,法院倾向于在10-15年有期徒刑区间量刑,显著低于普通故意案件。
对特殊群体(如自闭症患者监护人)的犯罪行为,司法系统会考量社会救助缺失等深层因素。
需注意,若存在预人、手段残忍等情节,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具体判决需结合案件细节和证据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