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本质区别
"自闭"在日常语境中多指暂时性的社交回避或内向状态,属于心理层面的主动选择;而自闭症(ASD)是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先天性的社交、语言、行为三联征障碍,需通过专业量表(如CARS评分≥30分)诊断。
精神分析理论将前者归为"因他者目光的自我封闭",后者则是"精神装置不完全"的病理状态。
2. 核心表现差异
社交层面:自闭者可能短暂回避互动但保留理解能力;自闭症患者则普遍缺乏眼神接触、情感共鸣,甚至无法理解社交规则。
行为模式:自闭症患儿常有刻板行为(如重复动作、特定兴趣)和感知异常(对光线/声音过敏),普通"自闭"状态无此特征。
3. 诊断与干预
自闭症需多家权威医院综合评估,避免小型机构误诊;而日常"自闭"更多是主观感受,无需医学干预。
典型自闭症患儿像"破碎后重拼的镜子",存在永久性功能损伤,与暂时性社交退缩有本质不同。
重要提示:若怀疑自闭症,建议通过专业量表(如CARS)结合儿童行为观察(语言发育、社交反应等)进行科学判断,切勿将性格内向与疾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