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觉统合异常:自闭症儿童可能因前庭系统功能失调或触觉敏感,通过踮脚来寻求平衡或减少不适感。
2. 肌肉张力问题:部分患儿存在下肢肌肉紧张或肌张力增高,导致步态异常。
3. 刻板行为:踮脚可能是重复性动作的一种表现,用于自我调节情绪或注意力。
1. 身体发育影响:长期踮脚可能导致跟腱缩短、骨骼畸形或步态永久性异常。
2. 运动能力受限:重心不稳和协调性差可能增加摔倒风险,影响日常活动。
1. 专业评估:需就医排除脑瘫、肌营养不良等其他疾病,并针对性制定方案。
2. 感觉统合训练:
3. 物理治疗:
4. 行为干预:通过正向强化逐步减少刻板行为。
综上,踮脚走路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