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症状与行为表现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局限的兴趣与刻板行为。多数患儿表现为安静、独处倾向,喜欢规律性活动,语言沟通能力较弱,这与传统认知中的"顽皮"(如主动捣乱、恶作剧)有本质区别。但部分患儿可能因无法理解社交规则或情绪调节困难,出现类似"顽皮"的异常行为,如突然跑动、拍打物品等。
2. 个体差异与病情程度
轻度自闭症:若早期干预得当,行为表现可能接近普通儿童,但仍有社交回避特点。
中重度自闭症:更容易因感官敏感(如对声音/触觉过敏)或沟通障碍引发冲动行为,可能被误读为"顽皮"。例如刻板重复动作(转圈、摇晃)或情绪爆发时的拍打行为。
共病问题:约30%-50%患儿伴随多动症(ADHD),这类混合症状可能表现为好动、注意力分散。
3. 专业干预建议
评估优先:通过ABC量表、VB-MAPP等工具区分是自闭症核心症状还是共病行为。
行为干预:针对刻板行为可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对情绪问题应用认知行为疗法。
环境调整:避免过度刺激(如嘈杂环境),用视觉提示卡帮助理解规则。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背后多有生理或心理原因,家长应避免简单贴上"顽皮"标签。建议尽早就诊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