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发音训练需要系统的方法和耐心的引导。以下是基于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发音训练教案:
一、自闭症儿童发音特点与障碍机制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约87.1%的孤独症患儿首要症状为语言障碍。他们的语音障碍主要包括语音发育障碍、构音障碍和语调障碍。
发音困难的核心原因在于大脑布洛卡区(语言功能区)的病变,这个区域负责调控从产生说话想法到控制舌头和声带运动的整个过程。孤独症患儿的布洛卡区存在病变,导致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语言缺少逻辑等问题。
二、发音训练基础准备
1. 建立发音动机
使用强化物:选择对孩子有效的强化物(如小娃娃、食物等),这些强化物需要动机强且稳定,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从简单音开始:能说"多播膜"就不发"吃吃吃",能说双音节就不说多音节
选择生活常用词:如"爸爸"、"妈妈"、"门"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的词汇
2. 发音器官功能训练
呼吸训练:练习吹气球、吹纸条、吹乒乓球,强调匀速有控制的吹气
舌部训练:用小块葡萄干粘在嘴唇四周,让孩子用舌尖点下来;或用海苔片粘在上颚让孩子舔下来
唇部训练:让嘴唇发出"叭叭"或"嘟嘟"声,每次练习10分钟
鼻音练习:闭住嘴巴用鼻子发音,按照长短快慢轻重的节奏练习
三、发音诱导具体方法
1. 高质量陪伴四法
1. 全身心互动:每天抽出一小时全身心投入与孩子互动,避免各玩各的手机/平板
2. 鼓励每次尝试:强化孩子每一次发声尝试,增加未来发声频率
3. 模仿孩子:模仿孩子的动作和声音,成为他的玩伴而非高高在上的父母
4. 多说话多旁白:用孩子熟悉的字词短语反复描述当下活动(如"鞋子"、"包子")
2. 具体操作演示
三步示范法:展示强化物(如娃娃)并搭配语言:"娃娃"→收回→重复三次→等待孩子发音
难度调整:若孩子发不出"娃娃",可降低为"娃"或"乌"
问题行为处理:如孩子哭闹,收走强化物并计划性忽略,待情绪平稳后继续
四、针对性发音训练技巧
1. 口齿不清干预
舌位调整:用压舌板或扁平木棍压低舌头,帮助发音清晰
夸张嘴型:教学时嘴型要夸张,如"a"张大嘴、"u"撅起嘴、"i"咧嘴
气流感知:用羽毛或纸条放在嘴边,让孩子感受发音时的气流变化
2. 呼吸与发声结合
深呼吸训练:增强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力量,改善发声清晰度
扩胸运动:规范动作练习,避免缩脖子和端肩
肺活量练习:边跑边发"咦呜",或通过唱儿歌练习发音
五、长期训练建议
1. 每日短时高频:每天坚持练习但时间不宜过长,可分多次进行
2. 生活化融入: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如穿衣时说"穿",吃饭时说"吃
3. 专业评估配合:定期进行专业语言评估,调整训练方案
4. 家庭环境优化:改善家庭语言环境,增加与孩子的交流互动
自闭症儿童的发音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长应保持耐心,记录孩子的小进步,逐步提高发音能力。如果发现训练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语言治疗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