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接触异常:回避对视或眼神短暂飘忽,婴儿期即不追视人脸
2. 呼名无反应:对呼唤像没听见,但对喜欢的广告声等非社交声音敏感
3. 情感互动缺失:不主动寻求拥抱,对父母离开/归来漠不关心,极少分享快乐(如展示玩具)
1. 难以理解社交规则:不懂轮流、合作,对他人情绪(如哭泣或笑脸)无动于衷
2. 缺乏共情能力:难以感知他人意图和情感,高功能患儿可能进行表面交流但无法维持对话
3. 非语言沟通困难:手势、面部表情贫乏,不会用手指物或挥手再见等基本动作
1. 孤立倾向:偏好独自玩耍,幼儿园阶段不参与集体游戏
2. 社交主动性低:极少发起互动,对同龄人活动缺乏兴趣
3. 适应能力弱:环境或流程变化易引发焦虑、哭闹等激烈反应
这些表现会随年龄变化,早期干预(尤其3岁前)可显著改善社交能力。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高功能患儿可能仅表现出某些细微特征(如难以维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