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融入集体生活的首要条件,包括:
1. 独立进食、饮水(非喂食)
2. 能表达如厕需求(语言/手势/图片)并完成基本如厕动作
3. 穿脱简单衣物(如外套、魔术贴鞋子)
4. 遵守基本卫生习惯(洗手、擦嘴等)
1. 安坐能力:能保持15-25分钟专注活动(如手工课、听故事)
2. 无攻击行为:不伤害他人或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3. 遵守指令:能执行"坐下""排队"等简单集体指令
4. 情绪稳定:无明显自伤或暴力行为,情绪爆发后可较快平复
1. 回应能力:对名字有反应(转头/眼神/应答)
2. 基础表达:能用语言/手势表达"喝水""帮忙"等需求
3. 共同注意力:能跟随他人视线关注同一事物
4. 简单互动:会轮流、分享玩具,能模仿同伴动作
1. 心智年龄:与班级平均年龄差不超过6个月(如3岁班需达2.5岁水平)
2. 环境适应:能通过视觉提示理解日常流程(如先洗手再吃饭)
3. 基础规则:知道"物品要分享""上课不能乱跑"等边界感
若孩子尚未完全达标,可采取阶梯式过渡:
1. 先在干预机构进行一对一训练
2. 加入3-5人小组课练习团体规则
3. 尝试半日制融合幼儿园适应环境
4. 家长陪读逐步撤出辅助
需注意,不同幼儿园对融合教育的支持程度差异较大,建议提前与园方沟通具体评估标准,优先选择有特教资源的融合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