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件设施设计
色彩与空间:客房采用绿色、亮蓝色等舒缓色调,避免视觉刺激;床铺高度45-50厘米便于家长辅助,床尾预留1.2米轮椅转向空间。
安全细节:浴室安装L型扶手及防滑地垫,淋浴喷头高度不超过1.2米;墙面插座距地60厘米,避免儿童误触。
感官调节:配备可关闭的灯光/音乐开关,公共区域设置隔音舱供情绪调节。
2. 服务流程优化
沟通培训:员工需掌握Makaton手语或图片交流工具,前台配置可视化登记系统。
个性化预案:入住前记录儿童过敏源、刻板行为等,提供无麸质菜单及隐藏式插销。
应急响应:客房安装双高度求助按钮(40cm/80cm),医护人员需具备自闭症急救知识。
3. 特色服务内容
结构化活动:按视觉日程表组织绘画、陶艺等短时工作坊,每场限4-5人减少拥挤。
过渡支持:提供“适应礼包”含社交故事绘本、降噪耳机,离店后48小时跟进服务。
家庭协助:配备临时看护员,提供家长喘息服务及本地特教资源手册。
4. 管理保障
员工考核:每月进行障碍模拟体验(如戴白内障模拟眼镜完成任务),服务评分与自闭症知识挂钩。
跨部门协作:工程部定期检查防撞条,餐饮部定制营养软食,形成标准化服务清单。
该方案通过环境适配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可降低自闭症儿童出行压力,同时提升家庭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