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三大核心症状: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在婴儿期,自闭症儿童表现出不愿被抱起或与人贴近的特点。幼儿期,他们无法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愿分享自己的感受。进入学龄期后,虽然对父母有一定的感情,但他们仍然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成年后,社交障碍仍然存在,他们可能无法建立恋爱关系或婚姻。这种社交障碍使得自闭症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显得尤为孤立。
在交流方面,自闭症患者的障碍主要表现在非言语交流和言语交流两个方面。在非言语交流方面,他们常常以哭或尖叫来表达不适或需求。他们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很少使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言语交流方面,他们存在语言理解力受损、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等问题。部分患儿曾有过表达性言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言语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他们的言语形式和内容异常,常常模仿言语、重复刻板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他们的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尽管他们可能能够背诵儿歌或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无法提出、维持话题,仅依赖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并纠缠于同一话题。
除此之外,自闭症患者的兴趣狭窄,对不是玩具的物品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的行为方式刻板,常常出现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例如,他们可能会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这些特点使得自闭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显得与众不同,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
自闭症患者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并非他们的错,而是一种疾病的表现。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