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表现
1. 社交沟通障碍
缺乏眼神交流:回避目光接触或对视时间极短。
呼名无反应:对他人呼唤名字无应答,显得"充耳不闻"。
肢体语言缺失:不会用指物、点头等动作表达需求,常拉他人手代替语言。
2. 刻板重复行为
固定兴趣:极度专注特定物品(如旋转物体)或重复动作(转圈、拍手等)。
抗拒变化:坚持固定路线、作息,抵触环境或物品摆放的改变。
3. 语言发育异常
语言倒退: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消失,或长期停留在简单重复语句。
交流障碍:鹦鹉学舌式对话、语调怪异,缺乏互动性语言。
二、其他常见特征
感觉异常:对疼痛、冷热不敏感,或对特定声音/光线过度反应。
情绪问题:易因规则打破而暴躁,或出现莫名傻笑/哭闹。
智力差异:约50%-70%患者伴随智力障碍,少数在机械记忆等领域表现突出。
三、专业评估建议
1. 早期筛查
若婴幼儿出现"五不"特征(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行为),需及时就医。
2. 诊断工具
医生会通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等标准化量表结合临床观察判断。
3. 共病排查
注意区分自闭症与ADHD(多动症),两者可能有重叠症状但核心特征不同。
重要提醒
自闭症干预黄金期为3岁前,若发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诊,避免纠结"确诊"而延误干预时机。家长可通过记录孩子日常行为视频辅助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