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涉及数百个基因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已确定300多个ASD风险基因(如SHANK3、NLGN3/NLGN4等),这些基因多与神经发育、突触功能相关。中国科学家近期还发现了9个新的候选基因,表明中国人群的易感基因可能与欧美存在差异。
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4:1至9:1),这与X染色体基因变异有关。女性因有两条X染色体,需更大的基因变异才会表现症状,而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对相关基因更敏感。例如DDX53基因的母系遗传变异及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MR1基因突变)均与自闭症相关。
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机制。例如:
尽管遗传占主导(遗传度达60%-90%),孕期不良因素(如高龄妊娠、感染、缺氧等)可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放大遗传风险。例如同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82%,而异卵双生子仅10%,说明环境因素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起调控作用。
约5%-30%的病例可能由孟德尔遗传模式(单基因突变)引起,如MARK2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已被证实可致病。目前基因检测可识别部分风险基因(如DDX53变异),但因其复杂性,临床解读仍需谨慎。
当前研究仍在中,建议有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通过专业遗传咨询评估风险,并结合早期干预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