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详细说明:
1. 核心症状
社交障碍: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如面部表情、语气),缺乏共同关注和互动游戏能力,叫名字时可能无反应。
语言交流异常: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重复语言或完全无语言。
刻板行为:坚持固定路线、重复排列物品,对特定事物(如旋转物体)异常执着。
2. 病因与风险因素
目前病因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可能影响神经发育。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化学物质暴露或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增加风险。
神经生物学异常: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如CPEB4蛋白聚集导致基因表达紊乱(研究揭示的分子机制)。
3. 诊断与治疗
早期识别:若幼儿出现社交冷漠、语言倒退或刻板行为,需及时就医评估。
干预方法:
行为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改善社交和自理能力。
心理治疗:音乐、沙盘游戏等帮助建立自信。
药物辅助:仅针对共病症状(如多动、焦虑)。
前沿进展:合成肽疗法或可纠正CPEB4蛋白异常聚集(实验阶段)。
4. 常见误区
内向≠自闭症:自闭症需综合社交、行为等多维度诊断。
高功能自闭症:部分患者语言能力正常,但仍存在社交困难。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症状或治疗方案,可结合专业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