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避眼神接触:与人交流时极少或完全不进行目光对视,表现为目光游离或低头。
2. 社交兴趣缺乏:对同龄人的互动邀请无反应,不参与集体活动,常独自行动。
3. 情感理解困难:难以识别他人表情、语调等情感信号,对他人情绪变化反应迟钝。
4. 语言表达刻板:可能重复使用固定短语,语调单调如机器人,或突然说出与情境无关的话。
5. 非语言沟通障碍:极少使用手势(如指物、点头),常用拉拽他人代替表达需求。
6. 刻板重复行为:频繁出现无目的的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动作。
7. 兴趣极端狭窄:对特定主题(如地铁时刻表、风扇转动)过度专注,排斥其他活动。
8. 抗拒变化:对生活流程、物品摆放顺序异常固执,轻微变动可能引发强烈焦虑。
9. 感觉异常:对某些声音(如汽笛)、光线或触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
10. 情绪波动剧烈:易因小事突然大哭、发脾气,或长时间情绪淡漠。
11. 睡眠与饮食紊乱:入睡困难、频繁夜醒,或对食物性状(如拒绝软质食物)有极端偏好。
早期干预可通过行为疗法、社交训练等方式改善症状,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