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通常在婴幼儿期(3岁前)显现。以下是其核心症状和表现的详细分析:
一、核心症状
1. 社交沟通障碍
婴儿期: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声音缺乏反应,身体僵硬或抗拒亲近。
幼儿期:对父母无依恋感,不寻求安慰,缺乏与同龄人互动的兴趣。
学龄期: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无法建立友谊,社交互动被动或缺失。
2. 语言与交流障碍
非言语交流:常用尖叫代替表达,表情淡漠,肢体语言(如点头、挥手)使用极少。
言语交流: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重复刻板语言(如鹦鹉学舌),语调异常。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对非玩具物品(如瓶盖、旋转物体)异常痴迷,坚持固定路线或仪式化动作(如反复开关门)。
抗拒生活习惯改变,如衣物更换或饮食顺序变动会引发焦虑。
二、其他常见表现
感觉异常:对疼痛、声音或触觉反应迟钝或过度敏感。
智力差异:约70%患者存在智力落后,少数在特定领域(如记忆)表现突出。
共患病:可能合并多动症、焦虑或抽动障碍。
三、早期识别与干预
预警信号:18-24个月是关键期,如对名字无反应、语言里程碑延迟等。
干预原则:0-6岁为黄金干预期,需结合行为疗法(如ABA)、家庭互动训练等。
自闭症的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