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岁前警示信号
部分自闭症患儿在6个月至1岁期间可能已出现早期特征,如:对名字无反应、缺乏眼神交流、难以被逗笑等。这些表现可作为筛查参考,但需注意正常儿童发育也存在个体差异。
2. 1-2岁关键期
多数典型自闭症症状在此阶段显现,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如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社交互动缺陷(如不指物、不分享兴趣)、刻板行为等。若孩子在此阶段完全无相关症状,自闭症风险较低。
1. 3岁后基本排除
自闭症核心症状通常在三岁前显现。若孩子在此年龄阶段社交、语言、行为发育均符合正常里程碑(如能进行简单对话、参与合作游戏、灵活运用玩具),且无刻板行为或感知异常,可初步排除典型自闭症。
2. 倒退型自闭症的例外情况
少数"倒退型自闭症"患儿可能在2岁前表现正常,之后出现技能退化(如语言丧失、社交退缩)。这类情况需持续观察到4-5岁才能完全排除。
1. 动态观察比单一时间点更重要
建议结合"五不原则"(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行为)持续评估,而非依赖特定年龄截点。即使暂时未发现异常,也应关注后续发育轨迹。
2. 专业评估的必要性
若存在疑虑,建议在3个月、6个月、1岁、2岁等关键节点进行发育筛查,通过标准化工具(如M-CHAT量表)或专科医生评估进一步确认。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若儿童至4-5岁仍无任何自闭症相关症状,且发育进程正常,可基本排除自闭症。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有家族史或发育迟缓迹象的儿童,建议延长观察期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