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位调节装置
水箱通过浮球(或浮筒)与杠杆机构实现自动补水。当水位下降时,浮球下沉,带动杠杆打开进水阀;水位上升至设定高度后,浮球上浮,杠杆关闭进水阀停止补水。这一过程完全依赖浮力与机械联动,无需电力。
2. 溢流保护机制
水箱内设有溢流管,当进水阀故障导致水位过高时,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流管排入马桶,避免水箱溢出。部分高端型号还配备双浮球设计,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3. 节水设计
现代水箱多采用双按钮结构(半排/全排),通过调节浮筒高度或排水阀开口大小控制冲水量。例如,调高蓝色浮筒可减少小按键排水量,实现精准节水。
1. 排水触发机制
按下冲水按钮后,通过杠杆或钢绳拉起排水阀的密封塞(通常为橡胶垫或球塞),水箱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冲入马桶。虹吸式马桶会同步形成负压,增强排污效果。
2. 自动关闭设计
排水结束后,密封塞因重力或弹簧作用回落,重新封闭出水口。部分阀体内部设有浮力辅助装置(如浮盒),在排水初期抵消水压,后期依靠水位下降自动复位。
3. 密封与调节功能
排水阀底部配有密封圈防止漏水,溢水管可调节高度以控制冲水量。若出现长流水问题,通常因密封圈老化或浮筒位置偏移,需调整或更换相应部件。
通过上述设计,坐便器水箱实现了高效节水和稳定运行,核心原理至今仍基于19世纪的浮力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