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报警:校园欺凌行为可能构成治安违法或刑事犯罪,如故意伤害、侮辱等。警方会根据伤情鉴定结果采取训诫、行政处罚或刑事立案等措施,尤其对已满12周岁的欺凌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2. 证据收集:保留监控录像、伤痕照片、聊天记录等证据,并寻求目击者作证,这些是维权和索赔的关键依据。
3. 民事索赔:若造成身心伤害,可依据《民法典》要求欺凌者及监护人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1. 要求校方调查:学校需建立欺凌防控机制,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制止并启动调查程序,通知双方家长参与处理。
2. 环境调整:建议学校增加监控覆盖、安排专人巡查隐蔽区域,并为自闭症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员或特教资源。
3. 共融教育:通过社交故事、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等活动,培养普通学生对差异的包容性。
1. 情绪安抚:家长需优先疏导孩子情绪,避免二次伤害,可通过心理咨询或专业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 社交技能训练:利用角色扮演模拟冲突场景,教会孩子说“不”、识别恶意行为及求助方法(如向老师举手示意)。
3. 家校协作:定期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必要时申请个性化教育计划(IEP)。
1. 制定防欺凌计划:提前与孩子演练应对策略,如避开冲突区域、随身携带求助卡片。
2. 法律教育:让孩子知晓欺凌行为的违法性,鼓励其拒绝沉默。
3. 社会支持:联系残联或自闭症公益组织,获取法律援助及社群支持。
若欺凌持续或升级,可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或通过媒体曝光推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