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官需求与创造性表达
英国8岁自闭症女孩Maggie Mullan因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和感觉认知障碍,对厕纸的柔软质地表现出强烈偏好。她通过卷纸搭建复杂结构(如椅子、城堡甚至"冰屋"),这种重复性行为既满足了她对触觉刺激的需求,也成为其表达想象力的独特方式。其母亲用800卷厕纸为她建造圣诞礼物"冰屋"的案例,体现了对自闭症儿童特殊兴趣的尊重与支持。
2. 行为干预的启示
这类案例提示,自闭症儿童可能通过特定物品(如卷纸)获得安全感。专业人士建议,家长可借助这类偏好设计干预活动,例如将卷纸搭建转化为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或协作游戏,既保留孩子的兴趣点,又能促进能力发展。
1. 媒体呈现的争议性
部分报道强调自闭症的"悲剧性"或"天才病"标签,可能强化公众误解。例如将自闭症描述为"魔鬼潜伏在大脑中",或过度渲染个别案例的特殊才能,忽视多数患者面临的真实困境。研究者呼吁媒体应平衡报道,既要消除污名化,也要承认重度自闭症患者需要的支持。
2. 家庭实践与认知演进
有家长日记显示,从初期"以命抵命"的绝望到后期个性化干预方法(如发展派训练),认知转变对康复至关重要。社交媒体上自闭症家庭的自我书写(如微信朋友圈)正通过日常分享改变公众认知,促进社会接纳。
- 社会参与:建议通过公益互动(如跨代手工活动)、友好场所建设(如星光友好场所倡议)等方式,为自闭症群体创造包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