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交流异常:婴儿期对人脸无兴趣,回避目光接触,抱时身体僵硬或抗拒。
2. 呼名无反应:10个月后对名字无应答,缺乏互动性微笑。
3. 社交互动缺失:不认亲疏(如分不清父母与陌生人),不参与集体活动,独自玩耍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4.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会用手指物或跟随他人指向,缺乏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
1.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16个月仍不会叫"爸爸/妈妈",或原本会说的词汇逐渐消失。
2. 语言使用异常:重复他人话语(仿说)、代词混淆(如"你""我"不分)、语调单一如机器人。
3. 非功能性语言:机械背诵儿歌但不懂含义,或通过拉手代替语言表达需求。
1. 重复动作:持续转圈、踮脚走路、反复开关门或摆弄特定物品(如车轮)。
2. 固定仪式:坚持相同路线、餐具或如厕位置,环境改变易引发情绪崩溃。
3. 兴趣异常:对普通玩具无兴趣,却痴迷于旋转物体、数字等特定事物。
1. 感知觉异常:对疼痛迟钝(如受伤不哭)或对声音/光线过度敏感。
2. 智力发展不均衡:约70%伴有智力落后,少数在机械记忆或艺术领域有特殊才能。
1. 筛查时机:3岁前是诊断关键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若出现上述多个症状需及时就医。
2. 诊断方法:需由专业医生通过临床观察、量表评估(如ADOS)及智力测试综合判断,家长自查仅作参考。
注意:自闭症表现存在个体差异,部分高功能患儿症状可能较隐蔽。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评估,避免自行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