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核心表现及功能差异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的分类及典型表现:
一、按严重程度分类
1. 重度(典型自闭症)
核心表现:社交完全回避,语言发育严重滞后或无语言,常伴智力障碍(约75%患者)、癫痫(25%)或遗传性疾病(10%)。
行为特征:重复刻板动作(如转圈、拍手)、对疼痛或危险无反应、极度依赖固定物品或路线。
2. 中度
需康复干预:语言和社交能力明显落后,但部分保留基础交流能力;可能出现多动、抽动(20%病例)或情绪不稳定(如暴躁、焦虑)。
3. 轻度(含高功能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
社交困难但智力正常:语言表达无碍,但难以理解隐喻、讽刺等复杂社交信号;可能表现出特殊天赋(如数学、机械记忆)。
二、按临床表现分类
1. 社会交往障碍型
回避目光接触,抗拒肢体接触(如拥抱),无法建立同伴关系,缺乏共情能力(如不寻求安慰或分享快乐)。
2. 语言障碍型
语言退化或表达异常:可能重复他人话语(“复读机”现象)、使用手势代替语言,或仅能背诵儿歌但不理解含义。
3. 刻板行为型
兴趣狭窄:沉迷于单一物品(如特定玩具)或重复动作(开关灯、旋转物体);坚持固定生活程序,改变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三、其他特殊类型
症候群性自闭症:伴随特定遗传综合征(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表现更复杂。
非典型自闭症:仅部分符合诊断标准,症状较轻,易被误诊为性格内向。
注:自闭症的具体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干预(如行为训练、语言康复)可显著改善预后。若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