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捐献意识匮乏阻碍器官移植 九成病人等待中死亡

在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一名年仅五十二岁的女性伤员因严重车祸在南京八一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多日的抢救,她在11月16日中午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家属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她的生命——他们决定无偿捐献她的肝脏和肾脏。在医院的努力下,这位伟大捐献者的器官于17日凌晨被移植到三位等待已久的病人身上,目前这三位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

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器官短缺。据了解,自从江苏省和南京市被中国红十字总会列为全国器官捐献试点省市以来,尽管有所推动,器官捐献的案例仍然寥寥无几。南京鼓楼医院院长、知名肝胆外科专家丁义涛院长透露,全国每年有大量的终末期肾病和肝病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由于供体缺乏,仅有少数病人能够成功接受手术,大部分病人在等待中失去了生命。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每年全国有数百万人离世,其中符合器官捐献标准的人数众多。如果仅仅是交通意外事故中的一小部分受害者就能缓解器官来源紧张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显然在这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南京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民众对于器官捐献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很多人认为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还有生的希望,无法接受脑死亡者摘除器官的做法。这种公民器官捐献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器官移植的最大阻碍。对此,国际移植学会会员、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院长表示赞同,她强调脑死亡的病人没有自主呼吸能力,一旦呼吸机移除,生命就结束了。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已经立法承认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并允许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器官捐献。

在我国这方面立法仍然有待完善。尽管如此,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无锡市调研器官移植工作时表示,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器官捐献的理念。无锡人民医院已经成功开展了多例心脏停跳后的肺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存活率,被卫生部列为全国唯一的肺移植数据采集中心。这无疑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捐献者及其家属致敬,他们的无私奉献将拯救三个濒临绝望的家庭。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接受器官捐献,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生机。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