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
自闭症干预需要长期坚持,训练应贯穿日常生活的每个场景,而不仅限于机构课程。家长需将训练融入吃饭、游戏等自然情境中。
2. 明确核心目标
所有训练应围绕"提升社会功能"展开,重点培养沟通、自理等生存能力,避免过度追求表面技能。
3. 动机优先原则
通过投其所好的互动建立学习兴趣,用疑问句代替命令句(如"接下来想玩什么?"),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4. 早干预强于晚干预
6岁前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期,密集训练(每周25-40小时)能显著改善预后效果。
5. 结构化渐进训练
将复杂技能分解为小步骤,通过"示范→辅助→强化"的闭环教学,确保每个环节无错误学习。
6. 家庭支持系统
家长需保持稳定心态,建立规律作息环境,将60%的干预融入日常生活,与专业训练形成互补。
这些原则强调:干预越早开始越好,方法越科学越有效,环境越包容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