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学习"提要求"是他们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这种能力不仅帮助孩子满足基本需求,更是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以下将详细提要求训练的价值意义,并提供丰富的实操案例。
提要求(manding)是自闭症儿童语言干预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1. 基础沟通能力的建立:提要求是普通儿童最早发展的语言能力,婴儿通过哭泣表达需求就是最初的提要求行为。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掌握这一技能是他们沟通能力发展的第一步。
2. 需求满足的途径:通过提要求,孩子能够主动获取所需资源,如食物、玩具或帮助,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挫折感和问题行为。
3. 社交互动的开端:提要求创造了孩子与他人互动的机会,是社交能力发展的基础。当孩子学会通过语言而非问题行为表达需求时,他们开始体验到语言沟通的力量。
4. 环境掌控感的培养:能够主动提要求的孩子会逐渐建立对环境的主权意识,这对自闭症儿童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至关重要。
5. 认知发展的促进:通过提要求获取新信息和资源,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得到相应发展,为更复杂的学习奠定基础。
1. 物品要求案例:
2. 活动要求案例:
3. 帮助要求案例:
1. 小雨的案例:
妈妈通过"抛到棉被"游戏创造多次提要求机会。每次小雨说"妈妈,过来抱我",妈妈只前进一小步,直到最终满足要求。这种渐进方式既强化了提要求行为,也延长了互动时间。
2. 可可的案例:
爸爸通过拼图游戏,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轮流顺序。当轮到可可时,爸爸辅助他说"该我拼了",然后立即给予拼图机会。这种方式将提要求融入游戏规则中。
3. 小博的案例:
在游乐场,小博爬到石头上不敢跳下时,妈妈先辅助他说"牵着我",之后逐步要求更完整的表达"外婆,牵着我"。通过自然情境训练提要求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4. 积木选择训练:
家长准备不同颜色形状的积木和对应盒子,通过提问"你想要红色还是黄色?"引导选择,并要求孩子仿说"我要绿色"等完整句子才给予积木。
1. 动机利用原则:
选择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活动或物品作为训练契机,如案例中小雨喜欢被抛到棉被上的感觉,这种强烈动机促使他主动提要求。
2. 渐进辅助原则:
从全辅助(完全示范)逐步过渡到半辅助(部分提示),最后撤除所有辅助。如小博案例中,从只说"牵着我"到完整说"外婆,牵着我"。
3. 自然强化原则:
提要求后立即给予自然结果作为强化,如说要"飞"就立即抛高高,说要"打开门"就立即让出门,强化行为与结果的直接关联。
4. 情境创造原则:
故意设置"障碍"或"缺失"情境,如藏起必需品、中断喜爱活动等,人为创造提要求的必要性。
5. 分享控制权原则:
像小雨妈妈那样,不完全立即满足要求,而是分步骤实现,既维持互动又创造更多提要求机会。
1. 初级阶段:
2. 中级阶段:
3. 高级阶段:
1. 孩子没有提要求的动机怎么办?
2. 孩子只会模仿不会自发提要求怎么办?
3. 提要求训练多久能看到效果?
4. 如何避免孩子过度依赖提要求?
5. 孩子发音不清影响提要求效果怎么办?
自闭症儿童的提要求训练是他们语言和社交发展的关键突破口。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练习,许多孩子能够掌握这一重要技能,为更复杂的沟通能力奠定基础。家长和教师应注意:
1. 早期干预:越早开始训练效果越好,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
2. 生活融入:将训练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情境,而非仅限于课堂时间。
3. 持之以恒:自闭症儿童的进步需要时间和重复,保持耐心和一致性。
4. 专业支持:寻求专业机构的指导和评估,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5. 家庭参与:家长是最重要的训练实施者,需要学习相关技巧并坚持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提要求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是语言干预的基础,更是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