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大运会自闭症(自闭症大运动训练)

大运动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发展普遍晚于正常儿童三五年不等,通过系统的大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核心症状,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下将从大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和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大运动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

大运动训练(又称粗大运动训练)是指运用大肌肉群进行的系统性肢体运动,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具有多重益处:

1. 促进大脑发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通过训练可以促进大脑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促进神经元之间建立永久链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动作是知识的源泉,动作发展对儿童智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改善语言和社交能力:大运动训练对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蹦跳运动会增进气息的顺畅性,边跳边说可以提高声带功能和发音力量。许多运动也自然带来社交过程,为孩子提供融合机会。

3. 提升注意力:运动过程本身需要特别注意,如拍球、抛接球、踢球、走平衡木等都能训练注意力集中。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血清素与肾上腺素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专注力。

4. 稳定情绪行为:运动能使人体内产生化学变化,获得快感。大运动训练是有益活动替代不良行为的过程,能有效减少刻板行为和情绪问题。

5. 增强身体素质:包括平衡能力、协调性、肌力等,为日常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据观察,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运动量不足、大肌肉力量差、运动技能低下等问题。

自闭症儿童大运动训练的核心内容

根据多个专业机构的研究和实践,自闭症儿童大运动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内容:

1. 基本动作训练

  • 走:包括普通行走、脚尖走路、直线行走等
  • 跑:双臂摆动跑、改变方向的跑等
  • 跳:从高处往下跳、单双脚跳、向前跳、后退跳等
  • 其他基础动作:钻、滚翻、滚动、爬行等
  • 2. 平衡能力训练

  • 走平衡木(10厘米宽)
  • 单脚站立(目标5-10秒)
  • 平衡板上前后左右移动
  • 踩三轮车转弯
  • 不扶着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 3. 器械及球类训练

  • 跳床、滑板、滑梯、跳袋、转筒等器械使用
  • 球类:传接球、推球、踢球、拍球、自抛自接球
  • 跳绳、骑自行车等
  • 4. 模式训练

  • 由多人操作的被动式训练
  • 前滚翻、后滚翻等规范性动作
  • 基本体操动作练习
  • 具体训练方法与实操指南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大运动训练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循序渐进的策略:

    1. 建立信任与接纳关系

    教师或训练师需要与自闭症孩子建立亲密情感,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才能积极配合训练。可采用"搭建信任法"和"亲情接纳法",通过身体接触、游戏互动等方式逐步建立联系。

    2. 分阶段训练实例

  • 拍手游戏:增加双侧协调运动,让孩子坐在腿上面对面,用简单歌谣引导拍手,逐渐减少辅助。
  • 独立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帮助孩子翻身,用胳膊支撑坐起,逐步减少帮助直至独立完成。
  • 爬行训练:在地板上用玩具逗引,帮助孩子双手双膝交替向前爬行,逐步过渡到独立爬行。
  • 3. 趣味性训练项目

  • 蹦床训练:弹跳动作提供重要感官输入,减轻焦虑情绪,许多孩子在蹦床后刻板行为明显减少。
  • 球类游戏:从简单的滚球开始,逐步过渡到传接球,锻炼眼神追踪能力和行动计划能力。
  • 骑自行车:两轮和三轮自行车都能锻炼腿部肌肉和发展平衡感,同时训练肢体、视线协调能力。
  • 4. 个性化调整与激励

    训练应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适时调整难度,并适当给予奖励(非贿赂),让孩子感受活动乐趣。可采用积分制等正向强化方式建立长期运动习惯。

    创新训练方法与成功案例

    近年来,一些创新的大运动训练方法在自闭症康复中展现出显著效果:

    1. 马术治疗:浙大儿院开展的"马背疗愈"项目显示,自闭症儿童通过与马匹的互动,在平衡感、情绪控制和社交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2. 篮球干预:伟众平台的孤独症篮球干预项目通过拍球、传球、滚球等训练,配合脑功能检测技术,有效改善了参与儿童的视觉背侧通路发育和神经网络功能。

    3. 特奥会成就:19岁自闭症少年赵鑫格通过长期滑冰训练,在2025年都灵特奥会上夺得短道速滑两项金牌,证明了运动对改变自闭症儿童命运的潜力。

    4. 软式排球:15岁自闭症女孩斓斓通过持续的软排训练,从最初无法集中注意力到能够参与团队接抛球游戏,展现了运动对社交能力的促进作用。

    家庭训练建议与注意事项

    对于家长而言,在家中进行大运动训练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每日保证足够运动时间:建议至少2小时,避免内容单调,可结合多种活动。

    2. 创造安全训练环境:准备垫子、适合的器械(如小蹦床、平衡板等),确保活动空间安全。

    3. 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散步等都可作为训练机会,不必局限于特定时间。

    4. 保持耐心与积极态度:自闭症儿童可能需要更多重复和鼓励,避免强迫,以游戏形式引入更有效。

    5. 定期评估调整:观察孩子对各项活动的反应和能力变化,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大运动训练作为自闭症康复的重要切入点,需要机构专业训练与家庭日常练习相结合。通过系统、持续的训练,不仅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运动能力,更能促进其认知、语言、社交等多方面发展,为全面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