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儿童进餐教案中班

针对中班自闭症儿童的进餐训练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殊需求,结合感觉统合、行为干预和社交互动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份系统化的教案设计,整合了多个专业来源的最佳实践。

教学目标设定

自闭症儿童中班进餐训练的核心目标应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能力展开:

1. 基础进食技能:包括正确使用餐具(勺子、筷子)、独立完成进食动作、处理简单食物包装等基本能力。这是自闭症儿童实现生活自理的基础

2. 饮食多样性:逐步扩大食物接受范围,改善挑食偏食行为。研究表明,约7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问题,科学的干预能显著改善这一状况

3. 社交礼仪:培养基本的餐桌礼仪,如安静就餐、不玩弄餐具、表达需求等,为其融入集体生活做准备

4. 感觉适应:降低对食物质地、气味、外观的敏感性,通过系统脱敏帮助儿童接受更多种类的食物

前期评估与准备

有效的进餐训练始于全面评估,这是制定个性化方案的基础:

  • 能力评估:包括手部精细动作(抓握、手眼协调)、口腔肌肉功能(咀嚼、吞咽)、感觉敏感度(对食物质地、气味、温度的反应)等
  • 行为观察:记录儿童现有的进餐模式、偏好食物、抗拒行为及触发因素,如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对朵朵的评估就发现其"只吃白米饭和薯片,抗拒一切蔬菜、肉类"
  • 环境评估:了解儿童在不同环境(家庭、学校)中的进餐表现差异,识别有利和不利因素
  • 训练环境布置应注重:

  • 安静少干扰的空间,减少听觉和视觉刺激
  • 固定座位,最好靠墙以提供安全感
  • 使用防滑垫固定餐具,选择适合儿童的桌椅高度
  • 视觉提示(如进餐流程图表)张贴在显眼位置
  • 分阶段训练策略

    第一阶段:建立基础能力

    1. 手部精细动作训练

  • 使用特制餐具(如粗柄勺、防滑碗)开始训练
  • 通过串珠、夹豆子等活动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 采用"手把手辅助-逐渐减少辅助-独立完成"的渐进方式
  • 2. 口腔肌肉训练

  • 吹泡泡、吹羽毛游戏增强口腔肌肉力量
  • 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改善咀嚼能力
  • 针对抗拒特定质地的儿童,采用"玩食物"等脱敏活动
  • 3. 食物接受度扩展

  • 将新食物与儿童喜欢的食物搭配呈现
  • 初期允许少量尝试,逐步增加分量
  • 通过改变食物形态(如将蔬菜做成泥或藏入肉丸)提高接受度
  • 第二阶段:技能巩固与社交融入

    1. 集体用餐适应

  • 初期安排与少数同伴一起用餐,逐步扩大群体规模
  • 利用同伴示范效应,鼓励模仿正常进餐行为
  • 采用正向强化(如表扬、贴纸)奖励良好表现
  • 2. 沟通能力培养

  • 使用图片交换系统(PECS)表达饮食需求
  • 教授基本餐桌用语如"请"、"谢谢"、"我还要"
  • 通过角色扮演练习餐厅场景中的互动
  • 3. 饮食多样性扩展

  • 设计"食物"活动,以游戏方式接触新食物
  • 创建"食物彩虹表",鼓励尝试不同颜色食物
  • 让儿童参与简单食物准备,增加亲近感
  • 个性化调整策略

    针对中班自闭症儿童的不同表现,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1. 针对触觉敏感型

  • 逐步引入不同质地的食物,从最可接受的开始
  • 允许用手指接触食物,降低防御心理
  • 使用分隔餐盘,避免食物相互接触
  • 2. 针对注意力分散型

  • 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如20分钟内完成用餐)
  • 移除用餐环境中的干扰物(玩具、电视等)
  • 使用计时器提供视觉提示
  • 3. 针对刻板行为型

  • 尊重现有进餐仪式,同时缓慢引入微小变化
  • 采用"首先-然后"策略(如"首先尝一口新菜,然后吃你喜欢的饭")
  • 通过社交故事解释饮食多样性的重要性
  • 家校协同与评估

    1. 家庭配合要点

  • 保持家庭与学校训练方法的一致性
  • 建立固定的用餐时间和流程
  • 避免在两餐之间提供过多零食
  • 记录儿童饮食变化,与教师定期沟通
  • 2. 进展评估方法

  • 定期记录儿童能接受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 评估餐具使用独立性和社交互动改善程度
  • 采用视频记录对比训练前后的行为变化
  • 关注营养状况指标(如体重、身高增长)
  • 3. 专业支持寻求

  • 当遇到严重进食障碍时,寻求职业治疗师帮助
  • 营养师可提供饮食平衡建议
  • 行为分析师可设计更系统的干预方案
  •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以下几个问题较为常见:

    1. 抗拒新食物

  • 解决方案:采用"15次接触原则"——研究表明,儿童平均需要接触新食物15次才可能接受。每次只要求闻一闻或舔一舔,不强制食用
  • 2. 用餐时离座

  • 解决方案:使用角落座位形成自然界限;设置"吃完才能离开"的明确规则;逐步延长安坐时间
  • 3. 餐具抗拒

  • 解决方案:让儿童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先用玩具餐具进行游戏式练习;采用郑州康达中心的渐进暴露法
  • 4. 情绪爆发

  • 解决方案:餐前进行放松活动;避免饥饿或疲劳时进餐;提供"安全食物"保障基本摄入
  • 这份教案强调系统性、渐进性和个性化,教师可根据班级中每位自闭症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记住核心原则:每个进步都值得肯定,训练的重点是建立积极的饮食体验而非完美表现。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