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儿童区分上下教案

自闭症儿童在空间概念学习上往往面临特殊挑战,需要采用结构化、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一套针对自闭症儿童设计的区分上下概念的综合教学方案,结合了研究和实践方法。

一、教学理论基础

自闭症儿童空间概念发展遵循"主观空间概念(物我)→客观空间概念(物物)"的规律,通常3-4岁开始发展上下概念,4-5岁掌握前后,5-6岁理解左右。教学应从儿童自身身体体验出发,逐步过渡到物体间关系。

自闭症儿童学习特点包括:

  • 依赖视觉提示和结构化环境
  • 需要明确、简化的指令
  • 通过多感官输入增强学习效果
  • 需要大量重复和正向强化
  • 二、教学目标设计

    基础目标

    1. 能以自身身体为参照物区分上下(头是上,脚是下)

    2. 能理解并执行简单上下指令("把手举起来")

    3. 能用单字"上""下"回应或表达

    进阶目标

    1. 能以其他物体为参照物区分上下(玩具在桌子上面)

    2. 能用完整句式表达上下关系("积木在盒子上面")

    3. 能在不同情境中类化上下概念

    高阶目标

    1. 能理解平面图卡中的上下关系

    2. 能完成涉及上下概念的系列指令

    3. 能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应用上下概念

    三、教学准备

    环境创设

  • 安静、无干扰的教学空间
  • 明确的视觉提示(如地面标记、墙面图示)
  • 固定的教学区域布置
  • 教具准备

    1. 身体部位图卡(头、脚等)

    2. 常见物品(积木、玩具车、盒子等)

    3. 实物场景模型(房子、家具等)

    4. 上下概念图卡(带箭头或U/D标记)

    5. 多感官教具(发光、发声物品)

    四、教学流程设计

    阶段一:建立身体基准概念(2-3课时)

    1. 身体认知活动

  • "摸摸你的头(上面)"、"跺跺你的脚(下面)"
  • 儿歌配合动作:"头头上面,脚脚下面"
  • 2. 大肌肉运动

  • 跳跃摸高(上)、蹲下触摸地面(下)
  • 体操动作:手臂上举、身体下弯
  • 3. 视觉提示强化

  • 在镜子上贴"上"标签指向头部区域
  • 在地面贴"下"标记
  • 阶段二:物我关系建立(3-4课时)

    1. 简单指令回应

  • 使用单字指令:"上"(配合举起物品动作)
  • 避免复杂语言:"把球贴在上面"改为"球-上"
  • 2. 多感官游戏

  • "寻宝游戏":在桌子下面找发光玩具
  • "停车游戏":把车停在"上面"或"下面"的指定区域
  • 3. 正向强化策略

  • 即时奖励正确反应(口头表扬+小奖励)
  • 全辅助→半辅助→独立完成的渐进过程
  • 阶段三:物物关系教学(4-5课时)

    1. 场景化教学

  • 利用娃娃家模型:床上有娃娃,床下有鞋子
  • 实物操作: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面/下面
  • 2. 结构化游戏

  • "躲猫猫":玩具藏在参照物上下方
  • "分类游戏":将物品按上下分类摆放
  • 3. 语言表达训练

  • 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完整句子:
  • 上"→"球上"→"球在桌子上面

    阶段四:泛化与应用(持续进行)

    1. 日常生活整合

  • 用餐时:"把杯子放在桌子上面"
  • 整理时:"玩具放在盒子下面"
  • 2. 多情境练习

  • 变换不同参照物(椅子、书架、箱子等)
  • 在不同房间、户外场所练习
  • 3. 平面转换训练

  • 从立体物品过渡到图片中的上下关系
  • 图画活动中标注上下位置
  • 五、特殊教学策略

    1. 视觉支持系统

  • 使用程序卡展示活动步骤
  • 用不同颜色标记上下区域
  • 2. 任务分解技术

  • 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小步骤
  • 每个步骤单独教学后串联
  • 3. 辅助撤退策略

  • 身体引导→手势提示→视觉提示→独立完成
  • 根据学生表现灵活调整辅助程度
  • 4. 多感官整合

  • 结合触觉(不同纹理物品)、听觉(上下指令歌曲)、视觉(彩色标记)
  • 六、评估与调整

    1. 形成性评估

  • 每次课记录正确反应率
  • 观察概念泛化能力
  • 2. 教学调整建议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节奏
  • 对困难环节增加游戏化练习
  • 3. 家校协作

  • 提供家庭练习指导手册
  • 定期沟通教学进展
  • 本教案特别强调从自闭症儿童的学习特点出发,通过结构化教学、视觉支持、多感官参与和正向强化等策略,帮助儿童逐步建立上下空间概念。教学过程中需保持耐心,根据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