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体重复动作: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踮脚走路或原地转圈
2. 固定行为模式:坚持特定生活流程(如固定路线行走、物品按固定方式排列),抗拒环境变化,否则会引发焦虑或情绪崩溃
3. 手部异常动作:包括手指点按、旋转、扑击或手部震颤,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自我刺激行为(如甩手、蝴蝶手)
1. 感觉过敏/迟钝:对特定声音、光线或触觉过度敏感(如捂耳朵躲避噪音),或对疼痛反应迟钝
2. 异常行为:通过嗅闻、触摸或凝视特定物品(如旋转的风扇、灯光)来获得感官刺激
1. 动作笨拙:可能出现肢体不协调、平衡能力差(如走路易摔倒)
2. 特殊姿势:如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重复特定身体姿态
早期干预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如使用重力毯、平衡木)改善动作异常,同时需保持规律的生活环境以减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