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发音训练是一个系统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下是基于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发音训练方法和顺序指南:
一、发音训练的基础准备
1.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家长需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避免各玩各的手机或平板
采用平视的角度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的眼睛与家长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
通过模仿孩子的动作和声音(如孩子跳跳,家长也跳跳),让孩子把家长视为玩伴而非高高在上的父母
2. 创造语言环境
多与孩子说话,进行"旁白"式描述,即用孩子熟悉的语言描述当下进行的活动
例如穿鞋子时说"鞋子,这是鞋子",吃包子时说"包子,这是包子吃"
二、发音训练的顺序与方法
第一阶段:发音器官训练
1. 气息训练
让孩子练习吹气球、吹纸条、吹乒乓球,要求匀速有控制地吹气
进行深呼吸训练,增强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力量
2. 舌部练习
将小块葡萄干粘在孩子嘴唇四周,让孩子用舌尖点下来
将海苔片小块粘在孩子口腔上颚,让孩子用舌头舔下来
3. 唇部练习
让孩子嘴唇发出"啵"的声音或"嘟嘟"声
每次练习约10分钟
4. 鼻音练习
闭住嘴巴用鼻子发音,按照长短、快慢、轻重的节奏练习
每次练习3分钟
第二阶段:基础发音诱导
1. 从简单音开始
选择孩子容易发的音,如"爸"、"妈"、"拜拜"等
避免一开始就选择难发的音如"吃"
2. 利用强化物诱导发音
准备孩子喜欢的活动或食物(如牛奶)
示范三次发音"奶~",然后给孩子喝一口,第四次暂停等待孩子尝试发音
3. 动作模仿带动声音模仿
通过"哇哇哇"等声音模仿游戏,让孩子先模仿动作再模仿声音
这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包括说话的基础
第三阶段:音阶与词汇训练
1. 单音阶训练
让孩子学习重复简单音如"啊"、"喔"等
提示孩子把声音拉长,形成节律
2. 双音节词训练
让孩子模仿"皮球"、"国旗"、"树木"等双音节词
注意吐字清晰,不清晰时需要反复训练
3. 生活常用词训练
选择一日三餐的主食名称等生活中能反复运用的词汇
在孩子有需求时(如想出去玩但打不开门)诱导发音"门"
第四阶段:简单句子训练
1. 问答式训练
问孩子简单问题如"你饿了吗"、"你渴了吗"
引导孩子理解和模仿这些简单句子
2. 停顿法训练
把孩子想要的东西放在够不到的地方
家长只说一个词的前部分如"饼",让孩子补充后面的音"干"
3. 利用孩子的自言自语
当孩子自言自语时,家长模仿孩子的话
逐渐将无意义的发音与实物配对,如孩子说"哥哥哥"时给饼干,后续将"哥哥"变成"干饼干"
三、训练中的关键要点
1. 强化与鼓励
当孩子能说出目标语言时,立即给予鼓励(大拇指、小红花或小糖果)
当孩子没说对时,可暂时忽略或不给奖励,直到说对为止
2. 循序渐进
从简单动作和发音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设置过高难度
根据孩子进步情况逐步增加难度
3. 保持动机
找到对孩子有效的强化物,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激励孩子
避免强化物很快失去吸引力(如玩两下就不玩,吃两口就不吃)
4. 处理问题行为
当孩子出现哭闹、抢抓等行为时,收回强化物并计划性忽略
等待情绪稳定后继续训练
四、进阶训练与家庭支持
1. 综合能力提升
通过听命令做动作训练(如"举起右手"、"把纸对折")提升听从指令能力
使用色彩鲜艳的物品吸引孩子注意,通过夸张动作和抑扬顿挫的音调保持孩子兴趣
2. 家庭环境优化
家长应放慢语速,轻柔说话,与孩子保持目光对视
问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孩子回答,进行反复专项训练
3. 利用科技辅助
考虑使用VR社交训练系统模拟真实场景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在语言训练中的应用
发音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和一致性。根据2025年研究,早期干预结合家庭支持能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建议定期评估孩子进步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