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儿童会打招呼吗教案

自闭症儿童是否主动打招呼取决于个体情况和干预程度。根据搜索结果,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交障碍,通常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在适当干预和熟悉环境下,他们可以学会这一技能。本教案将系统介绍如何教导自闭症儿童打招呼的方法和策略。

自闭症儿童打招呼能力概述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显著障碍,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因此通常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陌生人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缺乏解读能力,无法识别对方是否友好或有交往意愿。自闭症儿童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度较低,更倾向于保持安静和平静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闭症儿童处于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并且已经建立了与陌生人的信任关系,则可能会出现主动打招呼的情况。这是因为熟悉感和信任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水平,使其更容易尝试新的社交行为。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影响打招呼的可能性,轻度自闭症儿童可能保留部分社交能力,而重度患者则更难主动交流。

教学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掌握以下能力:

1. 理解打招呼的社会意义和适用场景

2. 学会使用基本的打招呼语言和肢体动作

3. 能够在熟悉环境中主动发起问候

4. 逐步扩展至对新接触人群的问候能力

5. 建立打招呼后的简单对话能力

教学方法与步骤

1. 行为疗法与正面强化

行为疗法通过正面强化来增加积极行为,当孩子正确打招呼时给予奖励。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导自闭症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巧。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 明确目标行为:确定希望孩子使用的具体打招呼方式,如"你好"或挥手
  • 建立行为基线:记录孩子当前打招呼的频率和方式
  • 设计强化系统:使用代币、表扬或小奖品奖励正确行为
  • 逐步塑造:从简单模仿开始,逐渐增加独立性和复杂性
  • 2. 渐进式时间延迟法

    这是一种特别适合教导主动打招呼技能的方法。教导者首先提供完整示范,然后逐渐延迟提示,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例如:

    1. 妈妈完整示范:"说'早上好'

    2. 孩子模仿:"早上好

    3. 老师立即回应并给予奖励

    4. 逐渐减少提示,只说"说...",等待孩子完成

    5. 最终只在情境中等待孩子自发问候

    3. 社交故事训练

    社交故事是由父母或老师撰写的简短故事,描述特定社会情境及适当反应。教导打招呼的社交故事应包含:

  • 叙述句:描述何时何地打招呼(如"早上到学校时")
  • 观点句:说明他人对打招呼的感受(如"老师听到问候会感到高兴")
  • 指导句:明确该做什么(如"我可以看着老师说'早上好'")
  • 控制句:提供记忆提示(如"记住,友好的孩子会打招呼")
  • 4. 多感官综合训练

    结合自闭症儿童的感知特点,采用多感官输入方式:

  • 视觉支持:使用图片、视频示范正确打招呼方式
  • 听觉训练:录制并回放孩子的问候语,帮助修正发音
  • 触觉提示:轻触手臂提醒注意或开始问候
  • 动作模仿:通过挥手、点头等肢体语言配合言语
  • 教学实施建议

    1. 环境创设

    选择自然且有意义的环境进行训练,如:

  • 早晨到校时向老师问候
  • 离校时与同学道别
  • 家庭聚会中向亲友问好
  • 避免在非自然情境下强行训练,如在运动课上练习打招呼

    2. 语言简化与重复

    使用简短清晰的语句做示范,初期尽量不用复杂语句:

  • 单字或单词阶段:"早"、"好"
  • 双词阶段:"早安"、"你好"
  • 短句阶段:"老师好"、"阿姨好"
  • 3. 家庭与学校协作

    建立家校一致的训练方案:

  • 统一使用的问候语和回应方式
  • 共享强化系统和记录表格
  • 定期沟通进展和调整策略
  • 4. 辅助技术应用

    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可考虑使用:

  •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 语音输出设备如"红雀"沟通板
  • 电子应用程序提供视觉提示和语音模型
  • 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孩子打招呼能力的发展,包括:

    1. 自发性的频率提升

    2. 眼神接触的持续时间

    3. 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4. 情境判断的准确性

    5. 互动回合的增加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保持耐心,尊重个体差异,逐步推进。记住,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交技能需要更多时间和重复练习,微小进步都值得肯定和强化。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