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利奥·坎纳(Leo Kanner)发表论文,首次系统描述了11例儿童病例的特征,包括社会情感互动缺陷、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等,并将其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其中5岁的唐纳德·特里普利特(Donald Triplett)被列为"案例1",成为全球首例确诊患者。
1. 早期分类:1952年DSM-I将自闭症归类为儿童精神分裂症,1980年DSM-3才将其重新定义为独立疾病;
2. 谱系扩展:2013年DSM-5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概念,合并了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亚型;
3. 性别差异:现行诊断标准更倾向男性症状特征,导致女性漏诊率较高。
主要表现包括:
1. 病因研究:目前认为与200多个基因位点相关,并与孕期环境因素交互作用;
2. 诊断年龄:全球平均诊断年龄从1990年的5.2岁提前至2023年的3.8岁;
3. 社会支持:2007年联合国确立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需要说明的是,2017年并无自闭症领域重大里程碑,该年份可能与其他政策(如中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或地方性活动相关。若需更具体信息,建议补充说明查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