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儿童的涂鸦画教案

自闭症儿童通过涂鸦绘画可以表达内心情感、改善认知能力并促进精细动作发展。以下是一份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涂鸦画教案设计方案,结合了多个专业研究和实践经验。

教学目标

1. 情绪表达:通过自由涂鸦帮助自闭症儿童抒发情感,稳定情绪状态

2. 基础技能:培养握笔、控笔能力,发展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

3. 认知发展:通过色彩和形状认识基本概念,促进认知能力提升

4. 社交互动:在绘画过程中增加与教师或同伴的交流机会

教学准备

1. 材料选择

  • 初期使用粗蜡笔、油画棒等易抓握工具,逐渐过渡到水彩笔、铅笔等
  • 纸张应较厚较大,如A3素描纸,减少挫败感
  • 可准备磁性画板或可擦写板作为入门工具
  • 2. 环境布置

  • 安静、光线充足的绘画区域
  • 避免过多干扰物,确保儿童能专注绘画
  • 准备吸水布、围裙等防护用品(使用颜料时)
  • 教学阶段与内容

    第一阶段:自由涂鸦(适应期)

    1. 活动设计

  • 不设任何限制,让儿童自由涂画,体验绘画乐趣
  • 观察儿童对工具的反应和偏好线条类型(直线/曲线)
  • 鼓励任何形式的涂鸦,不评价内容好坏
  • 2. 教师角色

  • 示范握笔姿势,但不强制纠正
  • 通过语言或肢体鼓励("画得真好"、"再画一些"等)
  • 记录儿童的情绪反应和绘画特点
  • 第二阶段:基础线条训练(2-4周后)

    1. 线条类型练习

  • 直线:画"雨丝"、"栏杆"等
  • 曲线:画"波浪"、"棒棒糖"的螺旋
  • 圆形:画"泡泡"、"太阳"等
  • 2. 教学方法

  • 提供不完整图画让儿童补充(如画上"雨点")
  • 使用凸起线条(胶水或蜡棒制作边界)帮助感知
  • 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渐进(先大纸后小纸)
  • 第三阶段:形状与色彩(1-2个月后)

    1. 形状认知

  • 从圆形(苹果、气球)过渡到方形(窗户、房子)
  • 将简单物体与基本几何图形对应
  • 仿画阶段:教师画一笔,儿童模仿一笔
  • 2. 色彩引导

  • 认识基本色:红、黄、蓝、绿等
  • 单色涂色练习:在粗边界图形内涂色
  • 逐步引入多色搭配,如"彩虹"主题
  • 教学策略与注意事项

    1. 个性化调整

  • 根据儿童能力调整难度,保持成功体验
  • 对敏感儿童先建立信任关系,再引入新任务
  • 结合儿童特殊兴趣设计主题(如喜欢的动物)
  • 2. 行为支持

  • 对焦虑情绪及时安抚,可暂停活动
  • 使用可视化提示(步骤图)帮助理解任务
  • 固定绘画流程,减少变化带来的不安
  • 3. 进阶方向

  • 从涂鸦过渡到象征性图形(如"蝌蚪人")
  • 引入命题绘画("我的家"、"太阳"等)
  • 结合其他艺术形式(手指画、吹墨画)
  • 评估与延伸

    1. 效果评估

  • 观察绘画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专注时间
  • 记录线条控制、色彩使用等技能的进步
  • 通过作品分析儿童内心表达(如红色可能代表强烈情绪)
  • 2. 家庭延伸

  • 指导家长在家设置固定绘画时间和空间
  • 推荐亲子绘画活动,如共同完成涂色书
  • 鼓励家长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多给予积极反馈
  • 3. 社会融合

  • 组织小型画展增强儿童自信心
  • 参与关爱自闭症主题活动(如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 考虑团体绘画课促进社交能力
  • 通过系统化的涂鸦绘画教学,自闭症儿童能够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中发展多项能力,同时找到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教师需要保持耐心,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