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光交流异常:回避对视或眼神接触极少,对他人面部表情不感兴趣。
2. 呼名无反应:对名字呼唤无应答,甚至被怀疑存在听力问题。
3. 缺乏依恋感:难以区分亲人与陌生人,对拥抱、亲吻等亲密动作无愉悦反应。
4. 社交参与度低:独自玩耍时间长,不参与同龄孩子的互动活动。
1. 语言迟缓或倒退:一岁后仍无咿呀学语,或已学会的词汇(如"爸爸")突然消失。
2. 非语言交流缺失:不会用手指物、挥手告别等肢体表达需求。
3. 重复性语言:出现鹦鹉学舌式模仿或无意义的音节重复。
1. 重复动作:如转圈、踮脚走路、反复按开关或排列物品。
2. 固定偏好:只对特定物品(如旋转物体)表现出强烈兴趣。
3. 抗拒变化:坚持固定路线、餐具摆放位置,改变会引发焦虑。
若孩子出现上述多个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