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语言交流缺陷:回避目光接触、缺乏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对他人呼唤无反应,难以建立伙伴关系或分享情感。
2. 社交互动困难:表现为对父母依恋淡漠,不理解他人情绪(如生气、悲伤),难以进行双向对话或维持正常社交互动。
1. 语言发育迟缓或缺失:部分患儿仅能说简单词汇(如“爸爸妈妈”),或通过手势(如指物)替代语言表达需求。
2. 语言使用刻板:重复无意义的短语、语调怪异,或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1. 行为模式固定:坚持走固定路线、只穿特定衣服、重复动作(拍手、转圈)或强迫性排列物品。
2. 兴趣狭窄:过度专注特定物体(如旋转玩具)或活动,拒绝变化(如饮食、作息)。
1. 感觉异常:对某些声音(如抽水马桶声)或触觉刺激过度敏感/迟钝,可能伴随疼痛不敏感。
2. 智力发展不均衡:多数患儿智力落后,少数在机械记忆(数字、年代)或特定领域(音乐、绘画)表现突出。
早期干预提示:若儿童出现上述多项表现(尤其在3岁前),建议通过专业工具(如PEP-3评估系统)进行筛查,并结合医疗诊断(如DSM-5标准)制定干预计划。黄金干预期为3岁前,家长可通过观察日常行为(如眼神交流、指物能力)初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