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期或童年早期显现,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以下是其核心症状和疾病特征的详细说明:
一、核心症状
1. 社交障碍
缺乏眼神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反应冷淡  
难以理解他人情感或意图,无法建立正常人际关系  
对父母缺乏依恋,不愿与同龄人玩耍  
2. 语言与沟通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完全无语言的情况  
语言内容异常,如重复性语言或鹦鹉学舌式模仿  
非语言交流缺陷(如手势、表情使用困难)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特定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  
对特定物品或活动异常专注(如旋转物体、排列物品)  
抗拒环境变化,坚持固定生活模式  
4. 感知觉异常
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  
可能伴随智力发育迟缓(约3/4患儿)  
二、疾病性质与病因  
神经发育障碍:由脑功能异常引起,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脑结构异常相关。  
异质性高:症状严重程度差异大,部分患者可能在某些领域(如记忆力)表现突出。  
终身性:需早期干预以改善生活质量,但无法完全治愈。  
三、其他名称与分类  
医学正式名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涵盖从轻度到重度的多种表现。  
曾用名包括“肯纳症”(纪念发现者利奥·肯纳医师)。  
若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早期行为训练和个性化支持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