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表现原因
1. 运动技能不足:自闭症儿童常存在精细动作发育滞后,导致使用餐具困难,转而依赖手抓取食物。
2. 感知觉异常:部分患儿对食物质地、温度敏感,用手接触可更直接感知食物安全性。
3. 社交与仪式化行为:缺乏对用餐礼仪的认知,或固守特定进食方式(如拒绝混合食物、只接受手抓)。
二、干预策略
(1)基础训练方法
分阶段引导:
先训练抓握固体食物(如面包块),再过渡到用勺子舀取软质食物。
通过手把手辅助逐步减少支持,最终实现独立使用餐具。
行为强化:
每次正确使用餐具后立即给予表扬或小奖励,强化正向行为。
(2)环境调整
简化进食场景:固定用餐位置,移除干扰物(如玩具),帮助集中注意力。
食物适配:提供易抓取且不易散落的食物(如饭团、蒸蔬菜条),降低操作难度。
(3)专业支持
多学科协作:结合行为疗法(建立规则)、语言治疗(改善指令理解)及营养指导(解决挑食问题)。
家庭干预:家长需保持一致性,避免因妥协而强化手抓行为。
三、注意事项
避免强制纠正:突然禁止可能引发焦虑,应循序渐进。
关注情绪状态:若伴随抗拒进食或异常行为(如扔食物),需评估是否与感官过敏或沟通障碍相关。
建议定期评估进展,必要时咨询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伴随严重情绪或发育问题的患儿,可能需要药物辅助(如利培酮)改善核心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