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教学需要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和特点,采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模仿能力训练: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包含大动作模仿、精细动作模仿、声音模仿和仿搭积木等。
2. 配对练习:包括实物与实物配对、卡片与卡片配对、实物与卡片配对等,这能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
3. 命名训练:建议从身边常见物品着手,如水果、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目标掌握150余种命名。
4. 物品功能认知:教孩子理解物品的用途,如"沙发是用来坐的"、"睡觉要去床上"等。
5. 形状与颜色认知:通过游戏和日常物品让孩子认识基本形状和颜色。
将认知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是最自然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零食和玩具教孩子认识水果等物品,使用强化物(如小块食物)作为奖励,吸引孩子注意力并给予明确指令。大自然疗法也特别推荐,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释放能量、宣泄情绪,通过身体功能进行自我疗愈,同时把各种训练融入生活。
1. 角色扮演游戏:如"小汽车游戏",一个孩子当司机,一个当乘客,通过互动学习社交和语言。
2. 动作模仿游戏:妈妈做各种动作(拍手、洗脸等),让孩子模仿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
3. 性别认知游戏:使用家庭成员图片,让孩子按性别分类,认识家庭成员及其关系。
4. 方位认知游戏:如"纸杯辨方向",训练方位认知、观察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1. 社交故事法:用定制情景漫画教会孩子识别情绪,化解社交恐惧。
2. 地板时光:每天30分钟跟随孩子兴趣互动,激发主动交流欲望。
3. 图片交换系统:让图像成为孩子的语言,表达需求。
4.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秋千、触觉板等提升注意力和调节感知力。
5. 音乐疗法:用节奏鼓点激活大脑语言区,促进语言发展。
1. 分段回合教学:将训练分成小步骤,每个回合包含指令、行为和强化三部分,指令要明确一致,语调略高于平常以吸引注意。
2. 循序渐进:从简单指令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如先听懂指令,再进行物品配对,然后学习分类等。
3. 多感官参与:使用各种感官玩具如水宝宝解压球、史莱姆起泡胶等,提升触觉与精细动作技能。
4. 个性化评估: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差异很大,从严重智障到天才水平都有,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计划。
除了具体的认知技能训练,还应注意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这可能涉及改善神经元连接功能,通过适当方法减少大脑中的"寒湿痰"(中医概念),增强学习、理解和感知能力。使用适合的玩具如形状相汽车、冰淇淋车等,可以锻炼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和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