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近年来,通过摄影这一视觉语言,越来越多的展览和摄影大赛致力于展现自闭症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增进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理解与接纳。以下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有影响力的自闭症主题摄影展览和比赛活动。
2025年4月2日第十八届世界孤独症日期间,上海虹口"一尺花园"举办了《与星星同行》摄影展,展出了摄影师王爱萍拍摄的10幅自闭症孩子肖像照片。这些作品捕捉了孩子们在自然光下的真实状态,特别是小宇克服对强光恐惧、勇敢面对镜头的感人瞬间,展现了自闭症儿童纯真与坚韧的一面。
昆明市在2024年4月2日举办了"关爱孤独症儿童 汇聚星光的温暖"公益星空摄影展。活动通过星空照片、3D投影和"星空屋"等创新形式,为孤独症儿童打开通向广阔外界的窗户。特教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们独立星空,同时展出了孤独症孩子的绘画及手工艺作品。
北京地区多年来持续举办自闭症主题摄影展,如2021年郑敏的《自闭症》摄影图片展,通过十多年来拍摄的三十多个家庭照片,反映自闭症群体的真实样貌。2016年"自闭症儿童摄影计划"的"致•岛•语"摄影展则尝试通过42位摄影师的作品,以摄影为媒介建立自闭症群体与公众间的平等沟通。
2023年10月举办的霞浦公益摄影大赛将国际教育与特殊教育主题结合,其中《追星-为了来自星星的孩子》等获奖作品展现了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状态。同期举办的"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摄影大赛通过公众投票评选出12幅获奖作品,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关注。
2025年"科技助力星梦前行"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活动融合了科技与艺术,通过AR技术将孤独症儿童的画作立体化展示,60余幅画作构成视觉长廊,同时利用VR技术让公众体验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视角。深圳的"蝶光星河·鹿启星蝶"公益艺术装置展则通过6000只荧光蝶与九色鹿装置,象征为孤独症群体带来光明与希望。
这些摄影展览和比赛通过多元化的呈现方式,打破了公众对自闭症群体的刻板印象。如《与星星同行》展览中,摄影师王爱萍的作品"以一种爱的力量将ta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展现了自闭症儿童不为人知的欢乐和谐时刻。而郑敏的展览则特别关注大龄自闭症患者面临的养护、医疗、财产监护等现实问题,呼吁社会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创新技术在这些展览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昆明星空摄影展使用3D投影技术,杭州的活动引入脑机接口和AR技术,都大大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感染力。线上展览形式如2020年奉贤教育的"星星之家"线上摄影展,通过互联网扩大了传播范围,让更多人能够"透过照片他们的与众不同"。
这些摄影展览和比赛不仅记录了自闭症群体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搭建了社会理解与接纳的桥梁。正如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所倡导的,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我们正逐步为"星星的孩子"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