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柚米儿童成长工作室
以科学干预和人文关怀为核心,提供社交沟通训练(如角色扮演、图片交换系统PECS)、感觉统合训练(触觉脱敏、平衡训练)及生活能力培养。特色课程包括机器人编程、奥尔夫音乐疗法和户外自然融合课,强调家庭参与和社区融合。
2. 天爱儿童康复中心
常州规模最大的孤独症康复基地之一,覆盖0-7岁儿童,提供早期干预、融合教育及职业艺术培训。其绘画课程和拍卖活动帮助患儿表达自我,同时为家长提供技能培训。
3. 优加学院(天宁区中心)
采用美国ABA(应用行为分析)课程体系,注重数据化教学和个性化训练,团队由中外专家联合督导,适合需要结构化干预的儿童。
常州推行从早期筛查到成年就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医康教”融合、社区融合活动及职业培训。例如,钟楼区试点通过影子老师辅助患儿融入普通幼儿园,显著提升技能泛化能力。
多家机构如柚米、星星益站定期开展家长工作坊,教授家庭干预技巧(如精准语言指令),并组织普通儿童参与合作游戏,促进包容环境。
常州市2024年发布的《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明确目标:2025年前实现0-6岁筛查率超80%,义务教育全覆盖,各区设立融合教育试点,并建立就业辅导员队伍支持成年孤独症群体。公益项目如“天爱自然农场”为大龄患者提供农疗就业机会。
如需具体机构地址或课程详情,可进一步查询相关官网或联系当地残联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