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小孩闹嘛还是不闹

1. 行为表现的多样性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孩子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

  • 部分孩子可能显得安静、退缩,对周围缺乏反应(如回避眼神、语言交流少)。
  • 另一些孩子则可能因感官敏感(如噪音、触觉)、沟通障碍或规则被打破而出现激烈情绪反应(哭闹、拍打等)。
  • 2. "闹"的本质是沟通

    这些行为往往是孩子表达需求或不适的方式,比如:

  • 无法用语言表达疼痛/饥饿;
  • 环境变化引发焦虑(如日程被打乱);
  • 感官超负荷(商场灯光太亮、人多嘈杂)。
  • 3. 家长可以这样做

  • 观察记录:记录孩子情绪爆发的场景、前兆,寻找规律。
  • 提前预防:例如避免拥挤环境,或用图片日程表预告变化。
  • 替代沟通:通过图片交换系统(PECS)、简单手语等帮助孩子表达。
  • 专业支持:行为干预(ABA)、作业治疗(OT)等能针对性改善问题行为。
  • 4. 需要警惕的误区

  • 不要简单归因于"不听话"或"故意闹",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
  • 避免强行压制,可能加重焦虑。
  • 案例参考

    一个对声音敏感的孩子在超市里捂住耳朵尖叫,可能是因为冷藏柜的嗡嗡声让他难以忍受,此时快速离开或提供降噪耳机比责备更有效。

    如果您的孩子有具体行为困扰,建议与儿科医生或自闭症康复师详细讨论干预方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耐心和理解是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