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大学毕业生造_用假大学毕业证什么罪

刑事法律责任解读

一、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刑事风险

对于伪造或参与伪造的行为,包括制作和贩卖,我国刑法第280条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一旦查实,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并处一定金额的罚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通过伪造毕业证仅获利40元,也有可能会被判处8个月的有期徒刑。这提醒我们,任何对的伪造行为都不可取,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二、诈骗罪及其后果

若利用骗取工作机会、薪资等利益,除了面临行政处罚,还很可能构成诈骗罪。例如,通过虚假的学历证明骗取用人单位信任,进而获取高额薪酬的行为,不仅违法所得需要退还,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行政与民事法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规定,买卖或使用的行为,将可能被处以10至15日的拘留,并罚款1000元以下。情节较轻的,也可能被处以5至10日的拘留或罚款500元以下。在民事方面,使用假证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劳动者还需要赔偿招聘、培训等损失。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使用假证将被记入征信档案,对未来贷款、就业等产生不良影响。

四、其他相关罪名需警惕

除了上述罪名,如果同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如教育部门的公章,就可能触犯更为严重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一旦定罪,刑期可能长达3至10年。

伪造证书的行为,无论是为了谋取利益还是其他目的,都蕴含着巨大的法律风险。轻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面对征信损害。建议公众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学历证明,珍惜自己的信用,远离法律风险。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