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文口令和中文元素在多国阅兵式上的亮相,成为中外军事文化交流的一道独特风景。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的梳理。
一、卢旺达阅兵中的中式操典
在庆祝解放25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卢旺达展现了独特的中式风采。受阅部队以中式正步走过,伴随着高亢的中文口令声:“向右看!一、二!”一切的动作和细节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高度一致。这一切的源头,是中国解放军仪仗大队的六位教官,他们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援助训练。通过骨干培训、分队合练等方式,这六位教官指导近两千名卢旺达士兵完成了军事转型。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及多国领导人现场观摩,中式方阵成为阅兵的一大亮点。
在训练期间,中国阅兵视频被播放,激发了卢旺达士兵学习中文口令的热情。他们专注地模仿每一个动作,甚至用中文做训练笔记。这种中式操典替代了传统的西方训练体系,不仅体现了卢旺达对中国军事文化的认可,也展现了中非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其他国家的案例
在巴基斯坦的国庆阅兵中,电视台主播用中文高呼“中巴友谊万岁”,展示了中巴之间的深厚友情。而在朝鲜的阅兵中,展示了中文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致敬共同的历史记忆。
三、现象背景
这种阅兵式上的中文口令和中文元素的出现,大多源于军事合作项目或特殊的历史渊源。例如,卢旺达采用中式操典替代传统西方训练体系,是对中国军事文化的高度认可;而在巴基斯坦和朝鲜的阅兵中,中文的出现则体现了两国与中国之间的深厚战略伙伴关系。这些现象不仅展示了中外军事文化的交流,也体现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共同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