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传统心理分析原理

自闭症的传统心理分析原理主要基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框架,尤其是拉康学派的发展观点。以下是核心分析维度的

一、精神装置的结构性缺陷

拉康理论认为,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在于自我概念的缺失。正常婴儿通过镜像阶段(即从镜中识别自身形象并得到抚养者确认)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区分,而自闭症个体因早期与抚养者目光链接的断裂,导致无法形成基本的自我意识。这种缺失使主体难以整合外部信息,陷入绝对孤立的状态。

二、语言功能的止赎机制

与精神病的压抑(Repression)不同,自闭症被描述为一种激进的止赎(Verwerfung)——即某些能指(语言符号)被彻底排除在主体认知之外。这导致自闭症患者虽能使用简单词汇,却无法实现语言的社会性功能(如理解隐喻或幽默),形成"语言阈"的障碍。

三、社会性互动的双重病理

1. 绝对自闭:因缺乏自我与他者的区分,患者沉浸于封闭世界,对外界话语无反应。临床表现为目光回避、重复行为等,本质是交流系统的结构性失败

2. 社会性自闭(社恐):与自闭症相反,这类情况源于自我过度膨胀(如青春期对身体形象的过度关注),属于神经症范畴的社交焦虑。

四、历史视角的演变

早期精神分析曾错误归因于"冰箱母亲"理论(指责母亲情感冷漠),后随研究进展被否定。现代更强调生物学与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例如神经环路异常与镜像阶段失败的关联。

如需进一步了解干预方法或认知心理学视角,可参考相关研究进展。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